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妇女之家 >>   巾帼风采   >> 详细页
云岭巾帼 | 玉南儿:会种田变“慧”种田,巾帼新农人闯出新“稻”路
【信息来源:“西双版纳妇女”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3-6 10:08:19】   【点 击 量:395】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素有“滇南粮仓”美誉。在这片平坦肥沃的大坝子有一位骨子里透着闯劲儿的巾帼种粮大户——玉南儿。她先后创办勐海南儿农业专业合作社、勐海南儿农机专业合作社、勐遮双双家庭农场。她栉风沐雨的种田史是勐遮镇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彰显了傣家种粮人的巾帼力量。

自立自强,勇挑家庭重担

(左:玉兰儿)

2000年,25岁的玉南儿前往景洪贩卖蔬菜。她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但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家里四口人的温饱。2006年,玉南儿萌生了养鸭的想法。虽不被家人认同,但玉南儿说干就干——了解市场行情,学习养鸭经验,凑够500元购入200只肉鸭、1000只蛋鸭,事无巨细、勤劳能干的她成功挣到了养鸭的第一笔收入1800元。

敢想敢干,开启种田之路2009年,玉南儿看到寨子里有人外出务工土地闲置,激发她承包土地种田的想法。玉南儿挨家挨户上门沟通,把村里外出务工人员的水田承包过来种粮,并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可喜的是,水稻年年丰收。2013年,她承包了勐遮村委会曼垒小组70亩水田种植水稻,带动村民大面积种粮。随着西瓜、蓝莓等特色产业的引入,推高了人工成本,地、水、肥等资源约束趋紧,水稻产业优势不保。玉南儿了解到国内已经广泛使用农机器具,“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念头便涌上心头。了解市场后,她果断购买一台插秧机、一台耙田机、一台收割机。2015年,玉南儿承包水田增至300亩,三台农机大显身手,水稻亩产达620公斤,产值63.24万元,收益达到了36.24万元。

善思善行,深耕智慧农田

从“人背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科技助力传统农业加速朝着智慧农业转变。玉南儿的好农艺搭配好农机,成功转型“新农人”。2016年底,玉南儿注册成立勐海南儿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勐海南儿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股脑扎进智慧农业这篇大课堂中。她引进育秧流水线,向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学习培苗的化肥用量,认真记录营养土制作的营养配比,观察育苗的长势,每年育秧突破1200亩。玉南儿大力推进种粮机械化、智能化,2021年种植的500亩水稻全部实现无人机打药、施肥,有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使用率。

创业致富,发展综合种养

玉南儿好学上进、勤于实践,经常与农业技术人员一同探讨水稻种植新科技、新经验,带头学习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和测土配方技术,农技部门的新项目试验也总是从她家开始。2023年,玉南儿注册勐海县勐遮双双家庭农场,因地制宜推广稻鱼鸭蔬立体综合种养模式,2024年,她种植各品种水稻达610亩、蔬菜10亩,养殖鱼50亩,每亩产值从原来的500元增至7000元以上,亩产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妇女就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李怡瑶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000253